[ 索引號 ] | 11500111MB16656026/2022-00053 | [ 發文字號 ] | |
[ 主題分類 ] | 農業、林業、水利 | [ 體裁分類 ] | 其他 |
[ 發布機構 ] | 大足區農業農村委 | [ 發布日期 ] | 2022-04-06 |
[ 成文日期 ] | 2022-04-06 | [ 有效性 ] |
[ 索引號 ] | 11500111MB16656026/2022-00053 |
[ 發文字號 ] | |
[ 主題分類 ] | 農業、林業、水利 |
[ 體裁分類 ] | 其他 |
[ 發布機構 ] | 大足區農業農村委 |
[ 發布日期 ] | 2022-04-06 |
[ 成文日期 ] | 2022-04-06 |
[ 有效性 ] |
大足區2022年糧油生產及畜牧工作情況
?大足區2022年糧油生產及畜牧工作情況
一、扎實抓好糧食生產硬任務
我區扎實落實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和市農業農村委主任會議工作要求,將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壓緊壓實糧食穩面積提產量責任,穩定糧食播種面積93.36萬畝,產量42.39萬噸,增加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4500畝,新增油菜面積3000畝,結合鎮街實際分解任務,簽訂糧食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全面提升糧食單產,大力推廣良種良法,計劃發展再生稻1萬畝,打造糧食增產千畝示范片。??
二、切實加強小春糧油田間管理??
抓好雙低高含油品種“慶油3號”等重點品種推廣,復墾復耕撂荒地,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22.3萬畝。油菜田間長勢良好,進入盛花期,未發生病蟲害,預計平均畝產能達到140公斤以上,與去年持平。十萬畝硒鍶油菜苔基地打造成全市百億級油菜核心示范區。??
三、積極落實春耕土地蓄水工作??
全區需水稻秧田面積2.5萬畝,已完成育秧面積2萬畝,占總秧田面積的80%;經統計,全區冬水田面積約15萬畝,能滿足全年育秧蓄水需要。??
四、扎實抓好畜牧生產發展
2021年,全區實現生豬存欄30.2萬頭、出欄53.7萬頭,同比(下同)分別增長22.7%、64.4%;大足黑山羊存欄17.7萬只、出欄22.5萬只,分別增長15.5%、14.4%;家禽存欄491.5萬羽、出欄904.3萬羽,分別增長0.6%、9.6%。2022年1—2月,全區生豬存欄33.6萬頭、增長18.3%,出欄9.1萬頭、略有增長;大足黑山羊存欄16.1萬只、增長17.5%;家禽存欄463.6萬羽、基本持平,出欄185.7萬羽、增長7.2%。2022年,已有2個豬場建成投產,新增生豬存欄0.5萬頭;還有11家正在建設中,擬新增存欄10萬頭,預計今年底投產4家。《大足黑山羊種質資源保護和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已根據春華副總理指示精神完善修訂,即將出臺;將14個黑山羊產業發展項目納入2022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產業項目庫,安排補助資金850萬元;騰達牧業有限公司(國家級保種場)和瑞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市級保種場)兩家大足黑山羊養殖帶頭企業投入均超千萬元擬建設萬只羊場。
五、春耕工作亮點紛呈
一是抓好試點示范。拾萬鎮納入全市“七化”高標準農田示范建設,總投資7711萬元。建設面積1.1萬畝,建設工期三年,現已基本完成2020年度項目建設任務。今年大足區先行先試,探索高標準農田“四改一化”,形成《大足區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初步設計,以寶興鎮瓦窯村、虎形村、珠溪鎮白馬村為基礎,建設3000畝“宜機宜耕、能排能灌、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的現代糧油(菜)、種養循環產業示范區。全年計劃新增高標準農田建設9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2萬畝。二是加強科技創新。大力支持種業立體化、農產品標準化、農業機械化、農資有機化、農業生產服務社會化等現代農業“五化”建設。持續開展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和品種推廣、保種制種基地建設,聯合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等科研平臺,開展高產水稻試種示范。三是強化政策扶持。嚴格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政策,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今年單獨從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區級預算安排480萬元,補貼代耕代種、農機具購買、土地托管等專業化規模化服務,提高種糧規模效益;補貼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大戶140元/畝;油菜連片種植面積200畝以上,每畝補貼100元,同時對實施再生稻核心區域免費提供肥料。四是強化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實施智慧農業和數字農村氣象支撐工程,構建覆蓋全區主要糧油作物、重點特色產業的農業氣象觀測體系,提升面向農業生產全過程的氣象精細化精準化服務能力。健全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發揮農業保險災后減損作用。加強收儲能力建設,確保“有倉收糧”,健全糧食產后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