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大足區司法局關于開展 第十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命名擬推薦單位的公示

![]()
![]()
重慶市大足區司法局關于開展
第十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命名擬推薦單位的公示
?
根據《重慶市司法局關于開展第十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命名推薦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區正開展第十批“全面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命名推薦工作。通過自主申報、實地初評、審核推薦等綜合評估確定了擬推薦單位。為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主動接受監督,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現將擬推薦單位予以公示。
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從2025年8月20日-8月28日。如有不同意見,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電話、來訪等形式向區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科反映。
聯系單位:區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科
聯 系 人:鄭瑜
聯系電話:023-43780619
聯系地址:重慶市大足區龍景路123號市民中心4樓
郵政編碼:402360
?
附件:重慶市大足區關于開展第十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命名擬推薦單位情況介紹
?
?
重慶市大足區司法局??????
2025年8月20日???????
?
附件
?
重慶市大足區關于開展
第十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命名擬推薦單位情況介紹
?
鐵山鎮勝豐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提高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教育引導基層干部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促進鄉村和諧有序、充滿活力,從而推動全面依法治區各項措施落地生根,推動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一、基本情況
勝豐村位于鐵山鎮東部,距鎮政府3公里,東與三驅鎮月池村相鄰,南與三驅鎮板橋村相連,西與鐵山鎮高龍村相接,北與高升鎮太和村相鄰;成渝高速公路復線從我村橫穿而過,并在我村設立下道口;幅員面積3.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70畝;下轄6個村民小組,全村709戶,戶籍人口3114人;勝豐村黨支部共有黨員47人,村支兩委專職成員6人。勝豐村支部于2021年成功申報基層黨建示范村、于2016年、2021年和2023年被區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22年獲評重慶市第四批美麗宜居鄉村、支部書記龍文兵獲重慶市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決賽三等獎、2023年獲評大足區“五星村莊”。勝豐村“清廉村居”迎接市區多部門及多位領導調研,并獲得高度肯定,目前已被確定為31個清廉重慶建設標桿單位之一。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黨建引領與民主管理規范化建設
1.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于民主管理全過程。堅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凝心聚魂。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等各項制度。
2.提升治理效能增強組織凝聚力。充分發揚民主,堅持“民主議事會”“村民代表大會”等制度,實施重大事項集體研究決定,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讓黨員群眾全程參與土地征用、土地租賃及收益等重大事項的決策及實施過程,形成融洽的黨群干群關系。
3.建立全方位監督體系。建立村干部履職清單和負面清單。搭建“線上+線下”村級“四務”公開平臺,發揮“千眼”監督系統、小院+、村務公開欄、網格公示欄、積分制二維碼等“立體式”公開渠道,全過程公開公示群眾關心關注的村集體“三資”、城鄉低保辦理、宅基地審批、工程項目等小微權力清單,接受監督,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得到有效保障,真正實現村務公開透明、“零距離、有溫度”,確保村級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二)法治文化與陣地建設
1.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現狀。村辦公室設置法治宣傳欄2個、法律之家1個、公共法律服務室1個、人民調解室1個。做到每月更新法治宣傳欄內容,傳播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法律知識;法律之家配備1名法律顧問和1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定期坐班、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糾紛調解服務,今年以來已解答咨詢200人次,調解糾紛68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00余萬元。勝豐村在具有年代感的“胡家大院”設置了云上訴訟冷靜室、老兵調解室等,不斷推動訴源治理,把矛盾化解在基層,不斷減少訴訟增量。積極推動“法治院落+”建設,以農家院落為主題,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路徑,以院落建設“小切口”做實法治鄉村“大文章”。
2.法治文化建設舉措與成果 。培育法治文化氛圍,圍繞重要時間節點,在“12·4”國家憲法日、民法典宣傳月等,開展法治文化活動。舉辦憲法知識競賽,薪系農民工及民法典在身邊的入戶宣講活動,針對土地征用、承包地流轉、勞資糾紛、婚戀等熱點問題,有針對性開展法律宣講,對特殊群體進行專項普法,結合矛盾調解案例“以案釋法”,受教育群眾1000余人,激發群眾學習憲法熱情。進一步激發干部群眾學法熱情,進一步增強村民法律意識。
(三)產業賦能與經濟發展
大力發展主導產業,近年來,勝豐村依托大安農業園區,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大力發展“稻+”產業,拓展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在法律顧問和專職人民調解員的助力下,為入駐企業和業主提供法律幫助、協調解決各類糾紛矛盾,為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目前全村稻藥輪種1100畝,稻蝦產業500畝,祥源中藥集團、惟德藥業先后在勝豐村建立中藥材加工房,國家檸檬產業集群“氣調庫”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較好解決了土地撂荒的問題,又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拓展了群眾就業渠道,帶動了群眾增收。
三、工作成效與示范價值
(一)基層治理更加有效
從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以來,勝豐村通過推行“村規民約+清廉積分制”,讓“村里事”變成“大家事”,把“要我參與”變成“我要參與”。豐富群眾參與基層治理渠道,開展群眾說事、民情懇談、線上說事等協商活動12場,依托“云號手”平臺,發布并解決問題81個。通過法律之家、訴訟冷靜室的設置,將矛盾糾紛化于萌芽之中,信法、懂法、用法的人越來越多,2024年勝豐村信訪率同比下降24%,矛盾糾紛化解率98%以上,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問題不上交”。
(二)村民法治意識提升
通過普法宣傳和法律教育,村民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明顯增強。村民在面對矛盾糾紛時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主動學習和運用法律知識,并在土地流轉合同中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隨著法治意識的提升村民們對村委會依法管理、村務公開等工作更加支持,讓基層治理更加順暢,為全村營造了和諧穩定的法治環境。
(三)助力經濟發展與產業振興
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創建,不僅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優化了產業發展的法治環境,有利于產業的發展質量提升,還有效推動集體經濟壯大。2024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35萬余元,集體收益22.5萬元。
?
網站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