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 11500111MB1860520D/2025-00142 | [ 發文字號 ] | |
| [ 主題分類 ] | 文化、體育、廣電、出版 | [ 體裁分類 ] | 其他 |
| [ 發布機構 ] | 大足區文化旅游委 | [ 發布日期 ] | 2025-11-05 |
| [ 成文日期 ] | 2025-11-05 | [ 有效性 ] |
| [ 索引號 ] | 11500111MB1860520D/2025-00142 |
| [ 發文字號 ] | |
| [ 主題分類 ] | 文化、體育、廣電、出版 |
| [ 體裁分類 ] | 其他 |
| [ 發布機構 ] | 大足區文化旅游委 |
| [ 發布日期 ] | 2025-11-05 |
| [ 成文日期 ] | 2025-11-05 |
| [ 有效性 ] |
重慶市大足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 關于公布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
??
重慶市大足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
關于公布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
?
各鎮街人民政府(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為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區文化旅游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和《重慶市大足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關于開展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工作的通知》(大足文旅委發〔2025〕23號)啟動了第七批區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工作。經自愿申報、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社會公示和復核等程序,區文化旅游委確定了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58人),現予以公布。
被命名的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應繼續發揮表率作用,不斷提高技藝水平,更加自覺、主動地履行傳承義務,在實踐中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各鎮街人民政府(辦事處)及有關單位要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關心傳承人的生活和事業,為廣大傳承人群創造更加便利的傳習環境,不斷鞏固搶救保護成果、提高保護傳承水平,實現非遺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
附件:大足區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
?
???????????????????? 重慶市大足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
?????????????????? 2025年10月31日
?
?
?
?
?
附件
大足區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共58人)
|
序號 |
姓名 |
性別 |
民族 |
項目名稱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
一、傳統舞蹈(10人) | |||||
|
1 |
謝代輝 |
女 |
漢 |
萬古鯉魚燈舞 |
萬古鎮 |
|
2 |
何奇應 |
男 |
漢 |
萬古鯉魚燈舞 |
萬古鎮 |
|
3 |
李靜 |
女 |
漢 |
萬古鯉魚燈舞 |
萬古鎮 |
|
4 |
胡勇 |
女 |
漢 |
萬古鯉魚燈舞 |
大足區文化館 |
|
5 |
鄧國奇 |
男 |
漢 |
中敖火龍 |
中敖鎮 |
|
6 |
楊虎 |
男 |
漢 |
中敖火龍 |
中敖鎮 |
|
7 |
楊超 |
男 |
漢 |
中敖火龍 |
中敖鎮 |
|
8 |
蔣中坤 |
女 |
漢 |
中敖火龍 |
中敖鎮 |
|
9 |
樊西蘭 |
女 |
漢 |
中敖火龍 |
中敖鎮 |
|
10 |
周正坤 |
女 |
漢 |
中敖火龍 |
中敖鎮 |
|
二、傳統戲劇(3人) | |||||
|
11 |
蔣陳列 |
男 |
漢 |
川劇 |
龍崗街道 |
|
12 |
李世藝 |
男 |
漢 |
川劇 |
龍崗街道 |
|
13 |
陳杭 |
男 |
漢 |
川劇 |
龍崗街道 |
|
三、曲藝(5人) | |||||
|
14 |
劉啟忠 |
男 |
漢 |
大足金錢板 |
棠香街道 |
|
15 |
張廷友 |
男 |
漢 |
大足金錢板 |
龍崗街道 |
|
16 |
廖忠賢 |
女 |
漢 |
鐵山車幺妹 |
鐵山鎮 |
|
17 |
王茂賢 |
女 |
漢 |
鐵山車幺妹 |
鐵山鎮 |
|
18 |
童有能 |
男 |
漢 |
鐵山車幺妹 |
鐵山鎮 |
|
四、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1人) | |||||
|
19 |
張祥和 |
男 |
漢 |
大足梅絲拳 |
龍水鎮 |
|
五、傳統美術(10人) | |||||
|
20 |
李永強 |
男 |
滿 |
大足石雕 |
棠香街道 |
|
21 |
姜云見 |
男 |
漢 |
大足石雕 |
棠香街道 |
|
22 |
邢中華 |
男 |
漢 |
大足石雕 |
棠香街道 |
|
23 |
楊洪江 |
男 |
漢 |
大足石雕 |
龍崗街道 |
|
24 |
江城 |
男 |
漢 |
大足石雕 |
三驅鎮 |
|
25 |
楊聲才 |
男 |
漢 |
大足石雕 |
棠香街道 |
|
26 |
劉剛 |
男 |
漢 |
大足石雕 |
三驅鎮 |
|
27 |
馬野 |
男 |
漢 |
大足石雕(玉雕) |
三驅鎮 |
|
28 |
陳華良 |
男 |
漢 |
大足剪紙 |
龍崗街道 |
|
29 |
徐中靖 |
女 |
漢 |
大足剪紙 |
龍崗街道 |
|
六、傳統技藝(28人) | |||||
|
30 |
劉川 |
男 |
漢 |
龍水小五金鍛打技藝 |
龍水鎮 |
|
31 |
段紹軒 |
男 |
漢 |
大足冬菜釀制技藝 |
珠溪鎮 |
|
32 |
黎勇 |
男 |
漢 |
大足黎氏傳統手工剪刀制作技藝 |
龍水鎮 |
|
33 |
楊恒 |
男 |
漢 |
大足寶頂豆瓣傳統制作技藝 |
智鳳街道 |
|
34 |
黃厚山 |
男 |
漢 |
大足寶頂豆瓣傳統制作技藝 |
智鳳街道 |
|
35 |
印國凱 |
男 |
漢 |
大足蜂蜜傳統釀制技藝 |
智鳳街道 |
|
36 |
王和躍 |
男 |
漢 |
郵亭小曲白酒釀造技藝 |
郵亭鎮 |
|
37 |
胡國會 |
女 |
漢 |
寶頂龍香紅豆腐制作技藝 |
寶頂鎮 |
|
38 |
施池 |
男 |
漢 |
大足區雍溪口水兔制作技藝 |
雍溪鎮 |
|
39 |
李道勇 |
男 |
漢 |
三驅李甜粑傳統制作技藝 |
三驅鎮 |
|
40 |
曾燦 |
男 |
漢 |
玉龍山紅薯粉條傳統制作技藝 |
珠溪鎮 |
|
41 |
劉萍 |
女 |
漢 |
石馬植物染手工制作技藝 |
石馬鎮 |
|
42 |
陳洪學 |
男 |
漢 |
中敖打鐵水制作技藝 |
中敖鎮 |
|
43 |
陳尚全 |
男 |
漢 |
中敖打鐵水制作技藝 |
中敖鎮 |
|
44 |
蔣厚遠 |
男 |
漢 |
中敖打鐵水制作技藝 |
中敖鎮 |
|
45 |
莫建豐 |
男 |
漢 |
中敖打鐵水制作技藝 |
中敖鎮 |
|
46 |
彭于洪 |
男 |
漢 |
大足琦園月餅制作技藝 |
龍崗街道 |
|
47 |
王淑華 |
女 |
漢 |
丁家坡洋芋制作技藝 |
龍崗街道 |
|
48 |
李永強 |
男 |
漢 |
大足城南漆器髹飾技藝 |
棠香街道 |
|
49 |
吳賢香 |
女 |
漢 |
大足傳統采耳技藝 |
棠香街道 |
|
50 |
陳朝亮 |
男 |
漢 |
大足葉雕 |
龍崗街道 |
|
51 |
楊浩 |
男 |
漢 |
“寶鼎蓮童”花生糖傳統制作工藝 |
龍崗街道 |
|
52 |
周江 |
男 |
漢 |
化龍跳水魚制作技藝 |
寶頂鎮 |
|
53 |
李捷 |
女 |
漢 |
“昌州豪媽”冬菜包子制作技藝 |
智鳳街道 |
|
54 |
黃欽芝 |
女 |
漢 |
大足黃良松腌臘食品傳統制作技藝 |
龍水鎮 |
|
55 |
張建才 |
男 |
漢 |
龍水小五金鍛打技藝(“非凡”手工鍛打菜刀制作技藝) |
龍水鎮 |
|
56 |
賀明天 |
男 |
漢 |
龍水小五金鍛打技藝(“喜夫人”鍛打菜刀傳統制作技藝) |
龍水鎮 |
|
57 |
陳明友 |
男 |
漢 |
龍水小五金鍛打技藝(龍水小五金發藍技藝) |
龍水鎮 |
|
七、傳統醫藥(1人) | |||||
|
58 |
龔榮華 |
男 |
漢 |
大足龔氏推拿 |
棠香街道 |
?
?
網站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