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讀 > 詳情
【文字解讀】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大足區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重慶市大足區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政策解讀
?
一、《預案》修編的背景
2023年1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渝府辦發〔2023〕106號)文件,對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啟動條件、流程等進行了規范完善。為了有效應對地質災害,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按照市級文件要求,結合國家預案、市級預案內容及大足區實際情況,區應急管理局組織對《重慶市大足區突發地質災害專項應急預案(暫行)》(大足減委〔2020〕5號)進行修編,形成了2024版《重慶市大足區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二、《預案》修編的內容
(一)新增應急預案體系。《預案》第一部分明確了預案的上下銜接關系。
(二)規范地質災害災情(險情)等級劃分。對標《重慶市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災情(險情)等級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害四個等級,不帶數字以免與預警等級產生混淆。
(三)明確應急預案組織指揮體系。《預案》第二部分關于應急組織體系的內容和2020版《重慶市大足區突發地質災害專項應急預案(暫行)》相比最明顯的變化為現場工作組去除了應急響應結束后后期處置的工作組,突出應急處置重點。
(四)加強預警信息管理。明確預警信息發布權限,藍色預警、黃色預警(Ⅳ級、Ⅲ級)由區府及授權部門發布,橙色預警、紅色(Ⅱ級、Ⅰ級)預警由市府及授權部門發布。
(五)規范應急響應分級內容。明確四級應急響應啟動條件的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或者潛在經濟損失的下限,在啟動四級應急響應時能讓群眾知道威脅人數和潛在損失已達到何種程度了,而不是威脅或潛在損失很小的情況下也啟動響應。響應內容隨著響應等級提升逐步增加新的升級內容,高級別響應不再重復表述低級別響應內容,群眾能夠直觀感受響應等級提升后有哪些新增響應內容。
(六)完善預案管理。完善豐富了預案修訂的條件,讓預案修訂更加規范化。
三、《預案》術語解釋
(一)地質災害險情:已出現地質災害臨災前兆,短期內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地質體有關情況,包括對地質災害發生時間、地點、規模、影響范圍、威脅人員和財產等情況的預估。
(二)地質災害災情: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地質災害情況,包括災害發生時間、地點、受災規模、引發因素、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有關影響等。
(三)重要地質災害:指特別重大、重大地質災害災情或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災情,以及需市地指應對的較大、一般地質災害災情或中型、小型地質災害險情。
(四)“四重”網格員:指群測群防員、片區負責人、駐守地質工程師、區技術管理員等四重地質災害基層監測預警預報人員。
(五)預警行動:針對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采取相應防御措施的行動。
本預案所稱“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四、《預案》落實的措施
為推動《預案》貫徹落實,區地指辦、區應急管理局將通過宣傳解讀、培訓指導等多種途徑,指導督促各部門、鎮街有效貫徹落實《預案》,而后不斷完善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體系,提升地質災害救災救助法治化、規范化、現代化水平,更加有效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五、關于《預案》的政策問答
問1:編制《預案》的目的是什么?效果如何?
答1:為了防止突發地質災害出現后因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導致的非必要人員財產損失。我國從戰勝非典開始推進應急預案編制工作,成效顯著,在加強應急準備、有效應對突發事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問2:《預案》適用于哪些地質災害?
答2:適用于重慶市大足區境內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
問3:群眾如何獲取地質災害預警信息?
答3:預警信息將通過多種渠道發布,包括但不限于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社交媒體、社區通知、微信公眾號等。群眾應關注相關的官方發布渠道,及時了解預警信息。
問4:在地質災害發生時,群眾應該怎么做?
答4:首先要保持冷靜,迅速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撤離到安全地帶。避免貪戀財物,不要在危險區域停留。如果無法撤離,應尋找堅固的建筑物或地勢較高的地方躲避,并及時向當地政府或相關部門報告情況。
問5:參與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隊伍有哪些?
答5:包括專業的地質災害救援隊伍、消防救援隊伍、公安隊伍、醫療隊伍以及社會志愿者隊伍等。
問6:救援過程中如何保障救援人員的安全?
答6:在救援行動前,會對救援現場進行風險評估,為救援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裝備。密切關注救援環境的變化,確保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
問7:如何確定被埋壓人員的位置?
答7:會綜合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如生命探測儀、無人機航拍、現場勘查以及詢問周邊群眾等方式,盡可能準確地確定被埋壓人員的位置。
問8:在救援中如何協調各方救援力量?
答8:由區地指或者現場指揮部負責整合各方信息,根據救援任務和各救援隊伍的專長,合理分配救援任務,確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必要時由區委、區政府、區減災委或更高層級指揮協調組織統一協調。
問9:對于受傷群眾,如何進行醫療救治?
答9:在災害現場設立臨時醫療救治點,對受傷群眾進行緊急處理。病情較重的,會迅速安排救護車轉運至附近的醫療機構進行進一步治療。
問10:如何判斷地質災害是否已經結束?
?????答10:由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組織專家進行評估,根據地質災害的發展趨勢、危險區域的穩定性、監測數據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