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讀】重慶市大足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關于重慶市大足區突發環境事件
應急預案的解讀
?
近日,大足區政府辦公室印發《重慶市大足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現就核心內容解讀如下:
一、編制背景
2020年9月11日,區政府辦公室印發《重慶市大足區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大足府辦發〔2020〕108號)。隨著機構改革工作深入實施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大足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面臨的環境風險、環境應急資源等不同程度發生調整或者變化。為適應新形勢下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需要,健全大足區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機制,科學有序高效應對突發環境事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環境安全,制定《重慶市大足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重慶市環境保護條例》《重慶市突發事件應對條例》《重慶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重慶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管理辦法》《重慶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大足區行政區域內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應對工作,以及在大足區行政區域外發生的、可能影響大足區環境安全的突發環境事件的應對工作。
突發環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等因素,導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質等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介質,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環境質量下降,危及公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或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或造成重大社會影響,需要采取緊急措施予以應對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和輻射污染事件。
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的應對工作按照《重慶市大足區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執行。核與輻射突發事件應對工作,按照《重慶市大足區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開展。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按照《大足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開展。
四、編制的核心內容
《應急預案》共包括總則、組織指揮體系、預防預警和信息報告、應急響應、后期工作、應急保障、宣傳培訓和演練、附則等8大主體部分,配套8項附件(含區指揮部、成員單位和各工作組職責、區生態環境局環境應急物資裝備清單、區級應急專家組名單、區應急救援隊伍、跨界聯動協議等)。重點明確以下5個方面內容:
(一)組織指揮體系。在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根據工作需要,成立大足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實行指揮長負責制。區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搶險救援(下設專家組)、應急監測、醫學救援、應急保障、輿論引導、社會穩定、善后工作、事件調查等工作組。區政府負責一般、較大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發生特別重大、重大突發環境事件時,報請市委市政府、市生態環境局,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各項應對工作。
(二)預防預警和信息報告。規范監測、預防、預警分級、預警發布、預警行動、預警調整和解除、信息收集、報送途徑、報告內容、信息續報、信息通報全流程。
(三)應急響應。從分級響應、響應措施、響應終止3個方面分別細化操作流程。
(四)區指揮部、成員單位和各工作組職責。調整并明確區指揮部、成員單位和各工作組的具體職責。
(五)其他。配套公開環境應急物資裝備清單、區級應急專家名單、應急救援隊伍信息,以及“一河一策一圖”等專項方案,強化實戰支撐。
網站專欄


















